欢迎访问河南省南阳市第五中学网站!
今天是
河南省南阳市第五中学
校园资讯
媒体五中 您的位置:主页 > 校园资讯 > 媒体五中 >
办适合教育,创特色之路——南阳市五中
2020-01-08 返回列表

2010年28日,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长提出: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2010年7月29,我国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纳入其中,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那么,什么是适合的教育?它的内涵和理论基础是什么?在中学教育教学中进行适合教育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如何?

一、       适合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适合教育是指在全面了解研究学生的前提下,运用一切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影响因素,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  就是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引导教师探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法,走适合个性发展的道路。

适合教育的理论基础可追溯到教育鼻祖孔子的因材施教,但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人尊敬),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在满足前四种需要之后所产生的最高人性动机和欲望,它的本质就是人的天赋、潜能、才能等人性力量的充分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全身心的、充分的、活跃的投身于某一件事而达到忘我的境界。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发每个人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将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发扬光大。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并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基于此,教育应围绕充分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这一目标,选择、创设适合的教育方式、教育策略,以利实现顺应人性内在要求、显现个性才能、创造独特教育价值的目的。在教育目标上,应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利用差异发掘资优学生,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在教学环节上,应尊重学生主体性,突出学生的自主、互动、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善待学生的差异,优化学生的差异,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

二、       我校校情、学情

    南阳市五中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从1980年建校以来,刚刚历经三十六载春秋。虽然学校建校历史不长,但是南阳市五中发展迅速,从当初的一所县级中学,发展为一所市教育局直属的高标准、严管理的寄宿制现代化学校,并在河南省率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也是豫西南唯一的一所经省教育厅批准具有招收“宏志班”资格的学校。南阳市五中虽然是一所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河南省综合创新试点高中、河南省生涯教育试点学校,但是学校也面临着发展中的诸多困境:

    一是学校生源素质不优。学校招生对象为南阳市二流层次的学生,每年中招录取线比南阳市一中都要有30分左右的差距。

    二是学校的规模大,班级人数多,学生的程度又参差不齐。目前学校在校生近9000人,有116个教学班,班均人数近80人,前几都有大量的关系生和低分生进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任务难度很大。

    三是学校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学校占地不足100亩,除基本的教学设施设备外,各项高标准、现代化的配套设施设备不完善不先进。

    四是学校师生比例不平衡,教师的质与量不足。目前在岗教师共有460人,按照上级规定的师生比例严重不足,且近几年新进大学生较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学校对尖子生的培养及特长生的发展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学校虽然近几年一本上线人数不断攀升,今年达到912人,但升入清华北大人数每年也只有一到两名,培尖培特任务艰巨。

    三、我校特色化办学实践

    面对这些困境,学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校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后,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深入调研,认真剖析我校校情学情,抓住创办河南省综合创新高中这一契机,及时提出了要把学校办成既适合学生的成长、适合教师的成长,又适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学校,即“办适合的教育,创特色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学校在创办适合化、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摸索,积极实践,培植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德育发展特色

    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既会做人,又会做事;就是要改变目前各地教育中存在的急功近利、轻做人重做事、轻成人重成才、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实现教育真正向其本质回归。如何做人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德”与“才”的关系问题。《资治通鉴》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说“德”是“才”的灵魂和统帅,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才”则是人得以发展、事业得以成功的能力和基础。二者之间“德”是第一位的。古人历来强调立国先立人,立人则须先立德。所谓立德,就是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所谓“树才”,就是培养做事的能力。《论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强调先学会“孝”、“悌”、“信”、“爱”及“仁”等做人的基本道理,并躬身践行之,而后才可以去学习文化知识及其它的本领。当今一些企业家从实践中也深深领悟到“德”的重要性,他们把“德”与“才的”关系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有德有才是人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坏才。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道德思想素质始终放在首要位置,确立德育为首的地位,根据我校校情也亟需德育统领学生的全面教育。

学校确立德育为首的地位后,根据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1)明确德育目标

根据《中学生德育刚要》的要求,中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的目标是: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纪守法、尊重生命、保护自然; 合群乐群、自信自强、乐观向上。在行为与习惯上的目标是: 言行文明,举止得体,诚信友爱,乐观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2)落实分段分层教育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三个年级的德育侧重点。

针对高一新生年龄小,规矩意识差的实际,明确高一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通过开展入学教育、军训、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分化和松懈现象,明确高二年级以“励志教育”为主。通过每天三宣誓、唱班歌、激情早读、激情跑操和定期开展的励志成长交流会、大型励志报告会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精神。

   针对高三年级高考备考冲刺的实际,明确了高三年级以“理想目标教育”为主。通过举行十八岁成人礼,举办高考倒计时300天、200天、100天、30天誓师大会,举办大型报告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明确升学目标,搞好最后冲刺。

3)搞好德育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校工作的重心,及时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旗下讲话、家长会、专家报告会、德育补习班等方式,利用广播、板报、“晨笙”杂志、家长微信群等渠道,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高尚人格、法制意识、文明习惯的合格公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管理体制机制特色

1推行“一级多部制”和目标责任制改革。

学校规模大,班级人数多,给教学和学生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管理模式从最初的校长负责制,发展到主管校长负责制,再发展年级组负责制。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后,最近三年,王校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深化管理,尝试进行“一级多部制”改革(即每个年级12名主管校长,对校长及校委会负责;年级主管校长聘任年级部主任及年级部成员,年级部主任及年级部成员对主管校长负责;年级部主任聘任班主任;年级部主任听取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意向,对任课教师施行双向选择),前年开始试验摸索,去年已经在三个级段全面推行。今年,每个年级的管理力量、教师队伍、学生彻底实现了均匀配置,从而形成了良性竞争机制,也实现了管理力量的下沉。

同时学校各部门则采用行政化目标管理和年级组业务化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涵盖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制度、教学目标管理责任制度、高考目标管理责任制度等方面,涉及对象为所有年级,所有教师和所有教辅人员。

管理下沉,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解决了因为年级班额多,学生人数多而给管理带来的难题。

    2)突出人文关怀,加大情感投入

    目前,提高教师队伍待遇的呼声很高,有着较高文化水平的教师只能拿着中等偏下的收入,从而导致教师充满挫败感,对自身职业的归属感产生严重影响。除此之外,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压力,尤其是高中阶段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升学考核压力,一旦这个任务不能达成,便对教师造成较大的打击。付出之后没有收获的失落感,常常会充斥在教师心中。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职称评聘制度,导致人数众多的教师争抢数额不多的中、高级职称,而职称评聘无望的教师,则产生消极情绪,不愿再积极工作,也严重影响学校工作。  

    针对教师队伍压力大,职业倦怠感强的问题,探讨如何增强教师责任感?如何让教师充满职业幸福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领导班子通过以下途径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及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和学校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最大力量为广大教职员工排忧解难,不断提升教师待遇。

    2〉合理制定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评先评优及职称晋级等向一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倾斜。

    3〉增加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培训的机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促进个人成长。

在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方面狠下功夫,通过进行岗前培训、开展导师制活动、举办高考解题大赛、组织大型的教研观摩活动等方式,促使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特别是导师制活动,目前已经进行到第16批,每批导师制周期三年,优秀者被授予“南阳市五中教坛新秀”荣誉称号。学校各学科的青年骨干大都是出自历届“教坛新秀”,他们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

举办各种形式的“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及时为教师“充电”,更新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学理念。2015年暑假,利用假期的有利时机,组织100多名高三教师赴清华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2016年暑期,组织学校所有班主任及中层以上领导参加,并邀请在衡水中学任职多年,现就职衡水教育局的陈春芝老师做专题报告,成功举办了“南阳市五中首届班主任沙龙”活动;举办“名师大讲堂”活动,先后邀请了包括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北京四中校长、北京化工大学外籍教授、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资深教研专家、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等名师来我校,为全体教师奉献了一堂堂精彩的大师级的课堂,让全体教师在校园内体验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名师风采。

    3)关心青年教师的政治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干部人事改革,深化“一级多部制”改革,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学校于201512月底至2016年元月中旬进行学校中层副职干部竞聘大会。此次中层副职干部竞聘大会共设办公室副主任、教务副主任等十二个岗位。整个组织过程公开、透明,4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报名参加,经过民主投票、演讲答辩及校委会组织考核等环节,12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充实到各个处室及年级部。同时定期选拔那些思想觉悟高,工作积极的年轻教师进入年级部,这为“一级多部制”改革顺利实现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时也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热情和干劲儿。

    3、新课程改革特色

    学校坚持“常规固本,课改增效”的原则,在加强教学常规落实的同时,积极寻求课改的新模式。

    1)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我们把我们的课改指导思想明确为:以一个轴心,两个着力为基本原则,创建具有五中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说来就是:以高效课堂为轴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简称一个轴心、两个着力。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两个着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途径,当然也是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重要方式。在这个基本原则指导下,经过一个阶段的共同努力,我们初步探索出了具有五中特色的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新五环教学法”、“学议导练”等是其中的代表。

    2)校本课程的开发

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学校自主研发了《英语书法》《快乐礼仪校园行》等精品校本课程。《英语书法》每学年初期开课,经过教师示范、学生演练最终以学生英语书法比赛作为成果汇报;《快乐礼仪校园行》有我校教师自主研发、编写的教材,历经一个学期的课程开设,最终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汇报演出。另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有声有色,先是各学科教师的引领性讲座,学校推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最终各学习小组上交研究性学习报告或论文,内容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学生评价体系的探索

学生评价的探索是一种评价制度的探索,不同于高考的选择性,也不同于学业水平测试的水平鉴定,它的评价主体为学生,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日常性的评价促进学生真正得到进步和提升。为此学校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在内的全方位、综合性展示,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多个层次发现学生成长的可能性,发展学生优势领域的潜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学生评价的目的是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             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成长及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评价结果。

4〉             评价方式上,建立学生成长手册,更加注重学生成长纪录基础上的学生自我描述以及同学间的互评、教师客观性评语的作用。

5〉             把学生评价制度常态化、规范化。确实使学生评价融入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并建立了合理、操作性强的工作程序,从而使这项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4、学生自主发展特色

在学生管理方面,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在“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其自由发展”思想的指导,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观念得到逐步提高。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呈现出一派丰富多彩的现象。

    (1)学生自己的管理,由学校政教处组织成立的学生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学生自己组织、负责的“校园之声”广播站,被学生办得有声有色;“学生会”组织,在每周的早操、升旗、早读、校园卫生、食堂饭菜质量管理等方面,表现得尽职尽责;近几年学校所举办的体育艺术节的裁判和组织管理工作,基本上都由学生担任;连年来的盛大元旦联欢会的编排、导演、主持和演出等系列工作,也都是在学生唱主角的过程中精彩完成的。

2)在体音美方面,学校建有规范的体育集训队和音乐、美术活动小组,通过走进自然、户外采风等实践活动,不仅使参加训练的学生明显地形成了专业特长,拓宽了成材之路,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3)在文学创作方面,配合大语文教学活动,各类创作活动丰富多彩,由老师指导,成立晨笙文学社,有单、双期两个编辑,轮流出月刊。《晨笙》文学杂志完全由学生自主供稿、编辑、校对出版。该杂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学生中间产生不小的反响,把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引入文学创作之路。另外,学生习作集锦《百草园》、《花蕾集》也先后出版。

4)在学生社团方面,在学校团委的引领下,学生的社团遍地开花,呈现百花齐放胜景,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特长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展示了南阳市五中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一部分优秀的社团脱颖而出,如音乐社、演讲社、文学社、奥赛社、英语社、志愿者协会、cosplay、科技社、话剧社等。一些优秀的活动及作品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如音乐社的五月音乐会,文学社的诗词,志愿者服务协会的探访养老院和孤儿院等。

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参与能力、自主教育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明显的提高,成功地为学生的成才架起了“立交桥”。

    四、适合教育,结下的累累硕果

实践确实验证了“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以综合创新高中建设为契机,以德育为首的特色化教育,不断加强管理机制的改革,推进课改力度,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给我校的办学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学校教育质量逐年攀升。近三年,高考一本进线人数都在700人以上。2015年高考一本上线803人,二本1606人,三本上线2177人。宏志班一本进线率,达100%。2016年高考一本进线人数更是达912 人,实现了三年三大步,三年三跨越。办学以来,共为全国各类高校输送近二万名优秀学生。

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如去年刚毕业的学生李栋虽是理科学生,但在强化数理化学科的同时,也不放过对文科的拓展与探索。高中三年,他竟然购买并认真通读了《二十四史》、《史记》等典籍。有一次语文考试后,李栋同学对试卷中的文言文“其舟覆”提出质疑,他说,应该是“覆其舟”更准确,因为事实是有人事先在船上做了手脚,导致船翻致人溺水身亡。他的见解,连语文老师也惊叹不已,查阅典籍资料,果然如此。学生的个性及特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南阳黑客Elfa宣布加盟复仇者,最令人吃惊的是,技术高超的Elfa竟是一名就读于南阳市五中高二的一名在校生。

办学声誉持续提高。学校连续10年被评为南阳市普通高中(A类)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8年被评为南阳市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市政府表彰为“高考工作突出贡献先进学校”,并被市政府通令嘉奖记功。2012年以来学校还先后被授予“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发展是南阳市五中的永恒主题,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卓越是五中人的不懈追求。面对当前教育不断改革的新形势,南阳市五中将一如既往抓机遇、迎挑战,认真办好适合的的教育,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维码
河南省南阳市第五中学 电话:0311-63119719 传真:0311-63119719 邮箱:195596955@qq.com 地址:河南·南阳 兴隆路552号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河南省南阳市第五中学 豫ICP备10022577号